
白吉慶,中共黨員,陜西省高素質農民,他出生于渭南市澄城縣一個普通農民家庭,高中畢業,他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看起來精明干練,略顯清瘦,說話沉穩流利,為人不亢不卑,談論起農業,知識見解都很獨到。從小不服輸的他,干過瓦工,做過生意。他工作認真負責,待人坦誠熱情,干事創業的熱情高。
白吉慶在學校畢業后進入煙草公司,成為一名烤煙生產技術員,2007年注冊了澄城縣吉慶烤煙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白吉慶的帶領下,雷莊村的烤煙種植面積由原來的100多畝發展到了300畝,村民們也通過發展烤煙種植逐漸富起來。2009年,合作社管理下的300畝烤煙種植區被國家煙草局授予現代煙草農業示范區。2010年,澄城縣被列為百萬頭生豬大縣示范縣,縣上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像一束微火,瞬間將白吉慶心中的火焰點燃,初干養殖,他先在自己種烤煙時流轉的100多畝地里建起了第一個生豬大棚。邊種植玉米,邊養殖生豬,以種植促養殖。他買來養殖資料認真學習,虛心向有經驗的養殖戶請教,白吉慶的養豬事業就在這里慢慢起步。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對于剛起步的白吉慶也不例外。幼豬喂養時,出現了痢疾,他雖然請來了獸醫,但仍有十多只幼豬在病中死亡。從這件事上,他深深體會到,搞農業養殖,自己必須撲下身子,成為技術一把手。為此,他慢慢學會了給豬打針,學會了配料,學會了幼豬到成年豬的管理技術。當年鋒刀小試,雖然沒有取得多少經濟效益,卻鍛造了他無畏的心,給他提供了豐富的養豬知識,堅定了他搞養殖的信心。第二年他擴大了養殖規模,將養豬大棚擴大為3棚。
2012年9月,他參加了農廣校組織的專業學習,獲得大專文憑,通過參加系列培訓成為一名高素質農民。知識的增長給了他騰飛的翅膀,也開闊了他的視野。他認識到,只有將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才能使農民共同抵御風險,共同致富。他與本村幾位養殖戶共同成立的“四亞農民專業合作社”,注冊“四亞”商標一個,擁有成員158人,社內從業人數達13人,合作社業務也從單純的養殖到種養結合發展。通過流轉、租賃等形式,年種植小麥、玉米1000多畝,存欄母豬610頭,年為成員提供仔豬1000余頭,培訓農技人員300多名,出欄生豬10000多頭,年產值超2000萬元。合作社通過發展畜、沼、果生態循環農業,既保護了耕地,又節約了能源,降低了成本。同時,瞄準農業科技最前沿,投資70余萬元建成了一座年出欄1000頭的自動化養豬大棚,承擔開展了小麥、生豬制種項目。合作社采用統一管理技術、統一飼料供應、統一質量要求,統一銷售的辦法,提高了產品質量,增加了社員收入。幾年來累計向社員分配52.3萬元,社內養殖成員比普通農戶人均多收入1000元,達到了合作共贏,利益共享的效果。白吉慶組建的澄城縣四亞農民專業合作社被評為“陜西省第二批百強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社”及“陜西省省級示范養殖場”,2016年被評為“國家級示范合作社”。他個人也榮獲渭南市組織部授予的“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稱號。2021年,白吉慶當選為澄城縣畜牧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會長職務。這些榮譽的獲得,來自于白吉慶的合作社經營管理理念和堅持合作社的規范化建設。
無論是創業早期帶領村民種植烤煙獲得成功,還是現在將生豬養殖、小麥制種、有機櫻桃種植事業做得風生水起,白吉慶在農業的道路上越走越寬,越走越堅定,用他自己的話說,“干了農業這一行,自己感覺實在,雖然苦些,但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