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麗,陜西省渭南市澄城縣人,澄城縣新型職業農民協會副會長,陜西高原之星果業生產合作社理事長,澄城縣渭北興農果業協會會長。她給別人的第一個印象是穩重從容,她的身軀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但看起來積極上進,充滿正能量,很難想象,就是這樣一個女性,用她的雙手創造了這樣的奇跡。
勤勉刻苦 從零開始
袁麗原本是陜西省渭南市澄城縣一家生產資料公司的職工,有著穩定的工作和收入,然而1997年生產資料公司集體轉型,袁麗被迫下崗。失業后的袁麗從未想過放棄,抱著對生活的熱愛從零開始,她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先后干過手工、壓面條等多份工作,后來在家人的幫助下嘗試經營化肥和農藥。2000年,袁麗專心做起了農資經營和農技服務,還開辦了興隆農資經營部,兩年后在科技能人的要求和支持下組建了渭北興農果業協會,這些經歷都為她事業的飛速提升打下了基礎。
2006年,袁麗創辦了興隆農貿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袁麗牽頭注冊成立了陜西高原之星果業生產農民專業合作社,位于澄城縣寺前鎮,屬黃土高原渭北臺塬地區,文化底蘊深厚、經濟相對發達,農業產業以早熟蘋果、梨、葡萄、桃、李、杏、櫻桃、核桃、冬棗等雜果為主。合作社集農資供應、農機服務、農民培訓、果品種植、儲藏、加工、收購、銷售為一體,十幾年來為振興當地果業、增加成員收入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落實服務 不斷探索
合作社成立后,不斷開拓業務范圍,特別是參加了農廣校的高素質農民培訓后,進一步探索新的經營模式,堅持為農服務的初心、苦心經營,形成了一套自身的經營模式。以農為本,扎根三農。她始終堅持為農服務,制定落實綠色果品生產操作規程,為成員提供綠色有機農資、新型農業機械、農業示范基地建設、果品加工、包裝銷售、貯藏以及農民技能培訓、咨詢、代購代銷等系列服務。積極拓展果品營銷渠道,組織培訓果品經紀人,取得資格證書,先后與武漢中百超市、浙江景明果品有限公司、永輝、百果園等建立業務關系。以村級網絡科技聯絡員為紐帶,建立各村成員檔案,開展土地流轉、探索土地托管業務,推廣統防統治,組建飛防隊、機耕隊,實施安裝節水灌溉,進行農機服務,重視高素質農民培訓,不失時機地讓農民了解并享有補貼政策,吸納貧困戶,通過國家扶貧項目股金參股,實現分紅、配置小型農機,減輕勞動力,引導成員科技致富。
潛心經營 經驗共享
澄城縣職業農民協會成立后,身為副會長的她,始終把服務果農作為其首要宗旨,總結出一些服務成員果農的具體做法和思路,非常值得學習和借鑒。為果農提供信息服務。設立病蟲害測報站和網站,在寺前鎮建立了農民科普教育基地,給果農提供產銷信息與技術指導。創辦內部刊物《興農科技報》,免費為成員果農提供政策、新品種、新技術、果品供求、病蟲測報、管理技術,名優農資等方面知識,目前已累計編撰分發5000多份。還通過不定期的電話、手機短信等方式為成員提供技術及銷售信息,成功幫助果農搭建了科技信息服務平臺。
經常邀請專家教授給果農面對面授課,對會員進行培訓,根據產業發展需求,組織當地務果能人、果樹專家,進果園現場進行實踐指導,累計培訓100余次,投入經費110多萬元,受訓果農達15萬人。幫助果農打響品牌。在全國各地果品市場設立澄城“帝比”品牌蘋果專賣、直銷、代銷點和專柜,進行“帝比”商標的宣傳,不斷把澄城果品推向全國。通過參加各類展銷會,和公司、大型超市合作,累計銷售“帝比”果1000多噸,成功實現了“農超對接”,有效幫助果農解決了“賣難”問題。合作社注冊的“帝比”牌SOD系列水果被全國工商聯評為綠色超市推薦精品水果、榮獲第十五屆、十六屆楊凌農高會后稷獎,青提和紅提葡萄榮獲陜西省名優果品“金獎”和“優質獎”。
厚積薄發 未來可期
袁麗在合作社駐地東習村引導村民修建了聚心閣,帶頭清理巷道垃圾、雜草,在西習村整修了孝思堂,還發動群眾在劉家莊村修建了櫻桃交易市場,連片規模種植櫻桃100畝。合作社流轉土地,引進鈣果新品種示范為后續產業、特色產業和鄉村旅游打造新景觀,提早布局謀劃。
袁麗用她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堅持到最后就是成功。這里所謂的堅持并不是沒有目的一味地死扛,而是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能夠靈活變通,解決問題,朝著既定的目標堅定地走下去。高原之星果業生產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袁麗的帶領下能夠一如既往,順利完成自身轉型,推進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繼續書寫屬于他們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