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西省寶雞市,提起陳倉區綠豐源蔬果專業合作社,沒有人不知道。綠豐源蔬果專業合作社以無公害蔬菜生產、加工、銷售為主,集綠色生產、新優品種引進試驗、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展示、農民培訓及觀光采摘五大功能于一體。有高標準日光溫室300畝、鋼骨架蔬菜大棚410畝,智能化立體栽培育苗溫室6400㎡,配套建成技術培訓樓1000㎡,觀光廊架3200米,新打深水機井7眼、鋪設給排水管道3公里、架設變壓器2臺及高低壓電纜2公里,在全市率先配套水肥一體化設備205套,安裝卷簾機264套、卷膜機400個,硬化和綠化示范園道路3.5公里。配套建設蔬菜加工配送中心和儲藏冷庫各一座,建成休閑垂釣園和300畝瓜果采摘園各一座。那里,是無公害蔬菜和水果的首選之地;那里,是春天踏青、夏天消暑的好去處。
不斷探索 實現產加銷一體化模式
寶雞市陳倉區綠豐源蔬果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3月,注冊資本1000萬元,現有入社農戶216戶。合作社不斷探索產加銷一體化發展模式,在寶雞市陳倉區周原鎮西劉村規模流轉土地,建設高標準現代農業園區一座,名優農產品展銷中心2個,購置鮮菜配送車15輛,2011年在寶雞市陳倉區富強花園社區開設了首家“農社對接”直銷點,截至2018年,共計在寶雞市陳倉區、渭濱區、金臺區、高新區等大型社區及寶雞市周邊地區開設農社對接、農超對接直銷店(點)35個。為提高勞動效益,推廣新技術,園區引進了先進的物聯網技術,以物聯網技術為基本內核和支撐,按照水肥一體化設備無人值守、智能決策、遠程控制的物聯網思維,使大棚實現了空氣溫濕度、土壤溫度、土壤水分、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等的采集、傳輸、顯示、分析及視頻遠程共享功能和自主智能決策功能,達到了農作物水肥一體化作業遠程控制(計算機、手機、Pad等),同時為了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在生產基地安裝了農產品可追溯體系,以“GM二維碼”為核心,設計安裝種植基地追溯管理應用系統、企業編碼賦碼系統、商超追溯管理應用系統等,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二維碼追溯管理平臺,實現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手機便捷查詢,實現了蔬菜產、供、銷的全環節無縫對接。并由于在管理上肯下功夫,基地生產的蔬菜和水果獲得了無公害認證,成功注冊了“綠豐源”牌農產品商標,并獲得了陜西著名商標。
辦好“田間學?!?nbsp; 持續推進農民教育培訓
為深入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持續推進農民教育培訓提質增效,著力辦好農民滿意的教育培訓,全面提升農民培訓質量和水平,綠豐源蔬果專業合作社于2020年被寶雞市農業農村局認定為寶雞市第二批“農民田間學?!?。為此,合作社成立了以劉玎濤為組長,劉懷義為副組長,聘用專門的農業技術人員為成員的農民田間學校管理領導小組。利用園區已建設完成的教室和設施設備做為農民田間學校專用教室,進行理論專業知識授課地,同時劃分出30畝地做為農民田間學習的實踐用地,形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好地帶動周邊農民和學員。園區田間學校開設一年以來,先后培訓農民及學員500人次,發放培訓材料5000份以上,利用園區先進的生產技術,進行現場實踐活動10次。
精準幫扶 提高脫貧成效
近年來,為了進一步做好精準幫扶,提高脫貧成效,合作社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緊緊圍繞“到戶到人”,本著“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因地制宜,全面規劃,突出重點,貧困優先”的原則,一是崗位扶貧。利用園區生產基地及直銷點等就業平臺,讓貧困人員到園區及直銷點進行就業,對他們進行技能知識的培訓,解決了他們基本生活困難問題。二是入股分紅。對于遠離園區無法來園區務工人員,利用扶貧資金讓他們投資入股分紅,每年按一定比例返還他們本金及分紅,分三年還清本金及分紅。三是無償援助。園區無償提供種苗,貧困人員代為種養殖,園區按合同保護價格進行收購,保障貧困人員利益。合作先后通過再就業、代種、代養、發放生活補貼等形式先后帶動貧困戶256戶,發放及返還本金及利息、工資等120多萬元,有力地帶動了邊遠及周邊貧困戶脫貧致富。2020年合作社還利用現有的資源優勢,先后與寶雞市西部山區貧困村,即拓石鎮楊家川村、縣功鎮碧峰寺村、坪頭營頭村、香泉鎮王家莊、前鋒村、麻池村等簽訂了產業種植、銷售協議等扶貧協議,以合作社現有銷售網絡將西山農特產品銷售寶雞、陜西乃至全國,以此很好的帶動了西山貧困人員脫貧致富。
合作社不斷努力,先后被授予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全國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陜西省百強示范社、陜西省重點龍頭企業、陜西省優秀民營企業、寶雞市十佳合作社等稱號。今后,綠豐源合作社將再接再厲,砥礪前行,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