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農村,新農人、新農機、新技術扎根田間,希望的田野發生著深刻變革:從“人扛牛拉”到“機器耕種”,從“靠經驗”到“靠數據”,“汗水農業”朝著“智慧農業”加速轉變。從事農業農村工作31年的梁寶盛自擔任山西省臨沂市農廣校長以來,在田野的變革中充分發揮“橋梁”“紐帶”的作用,不斷與時俱進、砥礪前行,將農廣校工作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對接,將農廣校的課程設置、培訓內容與當地農業產業對接,將辦學形式、培訓手段與農民實際需求對接的“三對接”教學思路,真正做到讓農技培訓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培訓紅火 農民收益實在
2015年4月的一天,梁寶盛路過堯都區南麻村時,發現一片小麥地長勢喜人,而臨近的麥地的長勢卻相差甚遠。與村民一番打聽后,得知長勢喜人的麥田是當地農民王加安所種。梁寶盛專程前往王加安家中了解情況,一番深入的交談后,得知王加安喜歡總結小麥的種植經驗,還經常咨詢農資店的技術員,雖然熱心的王加安也想把增產技術教給街坊鄰居,可很多村民并不感興趣,梁寶盛結合王加安的實際情況,給他講解了當前“三農”政策以及農民教育培訓情況,鼓勵他參與高素質農民技術培訓,并帶動社員一起參與。如今,王加安創辦的合作社社員從成立之初的5戶發展到現在的200戶,社員每畝地可增收200元左右,間作的夏季大豆收益穩定。后來王加安還被評為“全國百名杰出新型職業農民”。
工作中,梁寶盛把自己當做“橋梁”。通過農技推廣、技術培訓等方式,把實驗室搬到地頭,把論文寫在田間,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動新品種、新農藝落地生根,讓農民學得會、用得上,打通科技創新的“最后一公里”。另外,他還針對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優化課程設計,充分利用田間課堂(農民田間學校)、基地觀摩,將實踐課時大幅增加,把課堂培訓和田間課堂、基地觀摩緊密結合,形成校企聯合、跟蹤服務、平臺互動的培訓模式,大大提高培訓效果。
培養有重點 就業有保障
要引領和帶動更多小農戶挑起“金扁擔”,需要把人才、技術等擰成一股繩,讓新農人帶動形成更多的“科技共同體”,為農業發展注入新活力。用梁寶盛的話說: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是臨汾農廣校工作的翅膀,農廣校的工作要想飛越,翅膀必須硬起來。農民需要我們講什么,我們就講什么;農民需要找什么樣的教師,我們就找什么樣的教師;農民需要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講,我們就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講。這是我們的使命,更是我們的責任。
武高峰是市農廣校中等職業教育的優秀畢業生。來自襄汾縣南辛店鄉賈罕村的他,原本打過零工、干過建材行業,可在農村長大的他始終對農村有種特殊的情懷。在偶然的外出參觀學習中,他萌生了發展大棚產業的想法,可沒技術不專業又談何發展?臨汾市農廣校結合武高峰的實際需求因材施教,把培訓內容與農業產業對接。他通過3年的扎實學習,掌握科學種地“技巧”,取得中等專業學歷。如今依托科技種田的武高峰挑起了“金扁擔”,先后榮獲臨汾市“蘋果知識競賽優秀選手”,運城中農樂果業聯合社“優秀會長”等。在他的帶動下,周邊村種植了300多畝的葡萄和梨。
五年來,臨汾市農廣校累計培養中等職業教育學員1899人,奔赴新崗位的農民朋友,依靠專業化的農業生產技術已在各行業站穩腳跟。這一切,都離不開梁寶盛在教育工作上提出的“三個對接”。在他的領導和組織下,臨汾市農廣?!耙虻刂埔恕遍_課程,深入到貧困村、產業發展突出村,開展電商、中藥材、果樹、養殖、種植等技術培訓,累計培訓2000余人次,為全市農業農村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
扎根基層 打贏脫貧攻堅戰
在梁寶盛的辦公室里,掛著一面寫有“一腔熱忱獻愛心、兩年扶貧見真情”的錦旗。2016年11月,根據組織安排,梁寶盛擔任汾西縣勍香鎮楊木山村第一書記。這個村距離縣城50多公里,地方偏遠,信息不發達,土地貧瘠,群眾的發展意識還特別落后。梁寶盛鉆研教學的辦法,開展扶貧工作,梁寶盛和村“兩委”班子團結奮進,扎實推進工作,利用自身優勢,開展科學種田技術宣傳和科技示范活動;舉辦實用技術培訓,提升全村農民農業技術水平;為調整種植結構,提高土地產出率,增加農民收入,充分利用本村丘陵山區適宜中藥材生長的優勢,發展連翹200畝、間作黃芩100畝;引進48只薩??似贩N綿羊,規模養殖滾動發展,拓寬致富渠道,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帶動貧困戶增收;大力發展“特優”產業,投資50萬元發展種植“翡翠明珠”“金冠”優質蘆筍100余畝,年產效益100余萬元;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投資40余萬元,發展當地黃牛48頭,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每年可給貧困戶分紅2000元;投資80萬元建設100千瓦的光伏發電,每年可為集體經濟增加13萬元的收入。
這一件件實事辦到了村民的心坎上,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2019年底全村2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在梁寶盛看來,脫貧不脫幫扶,他還要繼續發揮專業優勢,帶領村民一起實現鄉村振興。
親力親為、認真細致、精益求精,這是梁寶盛篤定奮進的工作態度。梁寶盛在工作中屢獲佳績,先后榮獲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個人一等功、二等功,山西省農業廳先進工作者,臨汾市農業系統服務基層先進工作者,市農業專家突出貢獻獎等稱號。
如今,梁寶盛秉承一個宗旨:把課堂辦成滿足農民需求的資源庫,讓課堂匯集專家資源、政策資源、技術資源、行業人脈資源等,讓每一位學員都能在“資源超市”中選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源,真正把農民教育培訓做到農民的心坎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