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人之源”“城之源”和“都之源”美譽的北京市房山區,地處北京西南,歷來就是農業大區、農村人口大區。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活躍著一群深入農村、聯系農民、宣傳涉農政策、傳遞發展理念、普及農技知識的農廣教育人,李勝利正是其中的一員。
李勝利,果樹專業高級講師,自2002年7月調入北京市房山區農廣校后,他始終扎根農民教育培訓的最前沿,把“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民富?!弊鳛檗r廣教育人的使命,在培養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之路上進行了艱辛的探索與實踐。
摸清底數,把教育培訓真正做到農民心坎上
回望農村改革四十余年的歷程,農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的需求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稗r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農廣教育到底能給農民什么?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崩顒倮缡钦f,“農民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追求,社會的需要就是我們辦學的方向?!睘榇?,李勝利帶領團隊多次深入基層開展調研活動,摸清了轄區農民對教育多樣性、流動性和發展性的需求。房山區職業教育培訓與勞動力素質狀況調研報告,房山區失地農民生活狀況及教育需求調研報告,房山區鄉鎮社區成人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調研報告……一項項沉甸甸的調研成果,最終轉化成為農民“辦實事”的工作思路:服務農技技能補償,他深入霞云嶺、大安山等山區鄉鎮講授《核桃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桃栽培與管理》《觀光果園的建設與管理》等課程;服務美麗鄉村建設,他先后在王家磨、東墳村、三岔村、下莊村等村莊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專項科技普及工作;服務農民就業增收,他帶領團隊完成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項目、開展農民技能+基礎中專班教育;服務農民精神需求,他推動“文藝中專班”落地實施,讓歡樂駐留龍鄉……全區23個鄉鎮,都留下了李勝利的足跡和汗水,他說,要用“更好的教育”滿足農民的需求。
健全機制,在助推鄉村振興中形成教育合力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人才是根本支撐。在這一深刻認識的指引下,2018年7月就任房山區農廣校校長的李勝利,結合房山區重點工作及學校實際提出了13345工作思路,即:以培養高素質農民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為目標;在培訓方向上緊緊圍繞新時代對“三農”發展的新要求,緊緊圍繞區域發展的重點工作,緊緊圍繞農民的切實需求;加強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建設,加強培訓品牌建設,加強農民教育培訓團隊建設;抓好規范的學歷教育固定課堂、方便的空中課堂、實效的流動課堂和活躍的田間課堂等四個課堂;做好促進農民素質提升的大中專學歷教育、高素質農民培育、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精準幫扶和農業科技在中小學的普及等五項工作。
在明確的工作思路指引下,李勝利帶領農廣校團隊建立了以房山區成人教育網絡體系為依托的三級農民教育辦學體系;建立了以40名高等院校專家為主體的專家教師隊伍、以22名本校及鄉鎮成人學校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管理團隊和以24名農業行業技術能手為主體的農民教育教師隊伍;建立了《學歷教育管理手冊》《培訓管理手冊》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形成了“提出調研—制定方案—整合教學資源—規范課堂實施—開展課后討論—實踐教學—檔案收集整理—結業總結—重點學員追蹤—定期邀請學員反饋”的農民教育培訓標準化培訓流程;遴選了17家不同類型的農業企業作為高素質農民學員的教學實訓基地。
“房山農廣校,就是要把課堂辦成滿足農民需求的資源庫,讓規范化、高質量的課堂匯集專家資源、政策資源、技術資源、行業人脈資源,真正成為促進農民發展的力量?!?李勝利堅定地表示。李勝利就任校長三年來,房山區農廣校共組織完成高素質農民培育376人,農村實用人才培養571人,指導鄉鎮成人學校開展鎮級各類實用人才培養621人,與北京市農業職業學院聯合招收高素質農民大專班學員165人,招收農民中專班學生132人,為房山區培養了大量高素質農民生力軍。
培育典型,用新農人激發房山鄉村振興力量
“新時代需要新農人?!崩顒倮硎?,“改革開放以來的農村實踐證明,農民致富需要帶頭人,鄉村振興需要帶頭,房山區的農業農村發展同樣需要培養帶頭人!”
周文霞就是李勝利團隊幫扶的高素質農民代表。2017年,26歲的周文霞帶著務工積攢的資金回到家鄉圣水峪村,辦起了民宿。2019年,在房山區農廣校組織的香椿種植技術培訓班上,她忽然意識到,家鄉漫山遍野的香椿可能即將成為鄉親們致富的關鍵。于是她組織成立專業種植合作社與專業種植公司,準備帶動村民發展香椿產業,然而卻遭遇了銷售不理想的“滑鐵盧”。在困難之際,李勝利帶領團隊挺身而出。他主動出謀劃策,幫助圣水峪村規劃了以香椿產業為基礎,結合鄉村旅游開展農事體驗、親子互動、采摘觀光、科普教育的文旅融合發展之路;他積極協調系統師資,把農民香椿技術培訓開進了村里,并組織專家們深入到田間地頭為村民講解香椿種植知識,指導村民研發出餃子、醬等一系列香椿深加工產品;他積極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媒體資源,宣傳推介周文霞的返鄉創業故事;他還親力親為,在“椿游上方山·尋香圣水峪”——2021上方山香椿采摘周暨地理標志農產品市集活動中參與直播賣貨,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服務產業發展。目前,圣水峪村的香椿種植產業已經取得了穩定的收益,周文霞的香椿合作社入社戶300多戶,入社香椿地3000余畝,圣水峪村的香椿被農業農村部專家組評定為地理標志登記產品。周文霞也因為發展香椿產業,帶動村民致富,被評為2020年北京市農村創新創業大賽十強選手,成為名副其實的“香椿女王”。
在李勝利團隊的幫扶下,不只是周文霞,“京郊農業好把式”田從和,“菊花大王”王雷,草根堂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平……一個個閃亮的名字,逐漸成長為鄉村產業發展的引領者?!皹淞⒎可叫罗r人典型,其實就是在給鄉村振興‘造血’?!崩顒倮@樣描述,“我們扎實做好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把一批批土生土長的房山普通農民成為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他們將會成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中堅力量,將會帶動更多優秀的青年來到農村廣闊的天地創業,我們的農業、農村才會真正實現發展?!?/font>
19年扎根基層,李勝利把農民教育事業根植于田間地頭,用足跡書寫著教學實踐成果,用情感將心中的期待變成現實,在房山區現代農業建設的大地上灑下了辛勤的汗水。他先后被上級主管部門授予先進工作者、優秀科普工程師、農民教育先進等榮譽稱號。